回到主页

洞察2024|气候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航运行业如何识别和理解气候风险?

 

航运行业作为全球物流的核心,因其高碳排放对环境和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在全球气候压力下,航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课题。

本系列文章将聚焦气候风险、低碳转型、海洋治理三个核心议题,并从船舶制造业、航运业、港口运营业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对航运行业的真实困境进行剖析,并为其提供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方提供真实的行业情况和实践思路参考。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我们会全面介绍航运行业所面临的气候风险和应对策略;在第二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深入了解航运行业低碳转型的真实现状,揭示其减碳的必要性、面临的困境以及潜藏的机遇。第三篇文章则是为大家介绍海洋环境的现状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并分享航运行业可以如何参与海洋治理。

无法回避的三大关键议题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航运行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涵盖了船舶制造业、航运业以及港口运营业等多个关键环节。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航运行业的核心。航运业承担着全球大部分货物的运输任务,船舶制造业为航运提供着关键的运输工具,港口运营业则是货物集散的重要枢纽。

然而仅 2021 年前四个月,因集装箱落水造成的总财务损失就达 5450 万美元。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风险,航运行业的脆弱性正在不断暴露,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

我们调研发现,气候风险、低碳转型、海洋治理是航运行业回应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议题。

随着气候风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航运行业因其高度依赖海洋环境和大气条件,正面临诸多挑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风险,不仅威胁到航运业的安全运营,还为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难题,对港口运营的稳定性也造成了重大冲击。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航运业的低碳转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船舶制造业需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设计的环保船舶,满足市场低碳需求;港口运营业则需推进绿色港口建设,通过设备升级和清洁能源应用,实现可持续运营。

此外,海洋治理与航运行业息息相关,健康的海洋环境是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不仅影响航运的安全性和效率,也直接关系到行业的长远发展。

气候风险下,未知成本激增

在当今时代,气候风险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话题。从极地冰川的加速融化到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气候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它不仅关乎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风险指的是由于气候变化及其相关影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主要分为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方面。实体风险如极端天气所带来的物理破坏,转型风险则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政策、技术和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随着气候风险的不断加剧,航运行业并不能独善其身,船舶制造业、航运业以及港口运营业这三个核心环节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broken image

那么,具体到船舶制造业、航运业以及港口运营业,气候风险又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特点?面对这些风险,又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船舶制造业
 

实体风险

急性极端气候灾害可能会对船舶制造企业造成供应链中断和生产中断等问题。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破坏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导致原材料无法及时运达生产现场,从而影响生产进度。同时,恶劣的天气条件也可能对正在进行的生产活动造成干扰,甚至迫使生产暂停。

转型风险

在航运行业减碳的大背景下,针对船舶的监管可能会对船舶制造企业提出更多要求,需要船舶制造企业在产品升级和转型方向上增加投入。国际海事组织的新规则将要求对个别船舶的碳强度指数进行评级,对于评级为 E 的船舶和连续 3 年评级为 D 的船舶要求制定改进计划。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船舶制造企业也需要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一方面,为了实现行业减碳目标和满足客户需求,船舶制造公司需提供更低碳的产品,包括绿色燃料应用和节能技术改进。

另一方面,客户会更倾向于寻求对极端天气更具应对能力的船舶,这无疑会提升船舶制造公司的研发成本,研发本身也存在着不确定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

马士基加大了研发投资,优化船舶设计并加强了天气监测系统,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能源效率。

broken image

航运业

 

实体风险

从实体风险来看,急性极端气候灾害频繁给航运带来巨大冲击。

一方面,在运输场景中,干旱(水位下降)、暴风、洪水等极端情况不断出现。例如,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持续下降,致使该流域大量船只搁浅,严重影响了货物运输的正常进行。仅 2021 年前四个月,因集装箱落水造成的总财务损失就达 5450 万美元。在港口场景中,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运输中断,导致货物无法及时卸货/装载,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增加仓储和物流成本。

broken image

*2022 年 10 月 4 日,在密西西比河维克斯堡附近,驳船在等待通过时闲置。密西西比河下游异常低的水位导致驳船卡在泥泞的河底,造成了延误;图源:美联社

慢性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正在悄然威胁船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高温环境下,船员更容易出现中暑、疲劳等健康问题,这不仅危及他们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到航运作业的顺畅度和安全性。长此以往,船员的工作效率下降,可能导致航运计划的延误和运营成本的上升,进而影响整个航运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转型风险

首先,在政策监管方面,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管控日益严格,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已将航运业纳入其监管范畴。从 2024 年起,总吨位超过 5000 吨的大型船舶将受到监管,并且排放许可的比例将逐步提高。这意味着航运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满足日益严苛的碳排放要求,进而增加了合规成本和运营压力。

其次,在市场需求方面,客户价值链对减碳的需求正不断提升,对低碳航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如果航运公司无法及时转型,以提供符合可持续物流解决方案的服务,将面临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企业声誉方面,航运业的碳排放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有一些同行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减碳计划和实际行动,比如瓦锡兰正在转向人工智能,使用数字解决方案将天气预报、气候数据和物流数据结合起来,以应对潜在的中断和灾难。

如果某家航运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可能会对其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客户的选择和投资者的信心。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业务流失和融资压力增加,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造成一定的挑战。

最后,技术投入也是航运企业必须重视的领域。为了实现行业的减碳目标并满足客户需求,航运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低碳运营和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建设,包括加强天气监测、优化物流信息预测以及改进船舶设计等。

 

港口运营业

航运业面临的气候风险不仅会直接导致运输中断,进而影响港口的正常作业,船舶制造业所承受的气候风险同样会通过生产与供应链的问题,间接增加港口的运营难度。无论是航运业还是船舶制造业,这些风险最终都会集中体现于港口运营,增加其管理和运行的复杂性。

实体风险

实体风险方面,急性极端气候灾害可能会导致港口中断。如风暴潮、风暴洪水、大雨、巨浪、河水泛滥、强风等事件会破坏港口基础设施,从而增加了基础设施维护或升级成本。例如,上海和宁波港口因极端风力条件每年平均中断 5 至 6 天;卡特里娜飓风过后,新奥尔良港口关闭了将近 4 个月。

broken image

*飓风过后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的水灾;图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慢性气候与环境变化也会带来风险,海平面上升、海岸或河岸侵蚀会对港口设施造成损害,高温与热浪则会影响港口设备和操作人员工作效率,而沉积和河流流量减少等也可能导致港口运营需调整现有或规划的基础设施、运营和维护策略。

转型风险

在航运行业低碳转型背景下,日益严格的政策和法规会带来更高的合规成本。比如需要增加绿色燃料加注设施、绿色储存和处理设施、以及环保设备和技术的建设和改造。

同时,港口面临着连锁延误风险(由于装载货物的港口中断而造成的船舶到达港口的延误),如在澳大利亚南部等地区,港口到港口中断的可能性高,这些地区港口的平均中断情况相对较低,但依赖运输的港口中断产生连锁反应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总停机风险的 80%)。事实上,对于大约三分之二的港口来说,这些连锁港口中断的风险比直接停机风险还要大。

此外,随着市场对低碳物流和可持续供应链的需求增加,也给港口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高度依赖港口且气候相关破坏风险较大的企业需考虑如何增强港口抵御能力,减少对海上贸易依赖等问题。

 

气候风险的应对策略

在气候风险的严峻形势下,对于船舶制造业、航运业以及港口运营业的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应对气候风险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船舶制造业

船舶制造企业可以推行全面的气候适应和减缓战略。

  • 开展详细的气候影响评估,重点分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对船舶设计、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船舶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针对这些评估结果,船舶制造企业可以研发和应用更加耐候的材料和设计方案,以增强船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和耐久性。
  • 制定并定期更新气候应急预案,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迅速响应,并尽快恢复生产。
  • 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其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运作能力,从而减少因气候灾害引发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航运业

航运企业应建立全面的气候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关注短期、中期和长期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对航运价值链的潜在影响。尽管气候未来难以完全预测,系统性的风险识别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调整运营策略,降低气候风险对航运运营的影响。

同时,航运企业应探索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例如通过升级天气监测、物流信息预测等技术,提高航运运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应对风险,也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港口运营业

港口运营业的重心应放在构建高效的气候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上。

港口企业需要精确识别气候相关威胁的具体表现形式,如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并评估其对港口设施和运营的潜在影响。根据这些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详尽的应对策略,包括基础设施加固、堤坝和防洪系统的升级,以及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确保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运营。

此外,港口运营业还应考虑气候变化对全球贸易格局的长期影响,适时调整港口发展战略,例如开发新的物流路径和增强多式联运能力,以提高港口的韧性和适应性。

总结

综上所述,航运行业正面临多重气候风险,这些风险相互关联,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进而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带来一定的挑战。

虽然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难以完全预测,但航运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理解风险,更好地为应对风险做准备,来减少潜在损失。

应对气候风险往往意味着需要进行非常庞大的投入,这不仅仅是短期内的应对措施,更是对企业长期战略的考验。企业需要以战略性的视角来规划这些投入,确保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同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