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咨询工作中存在田野调研的部分,我们时常外出,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旅行」,我们需要与当地人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产生互动:
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体验当地真实的社会场景,通过记录其中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的社会构成。
所以,观察 (observation) 和访谈 (interview) 是我们的基础方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快速融入当地,是我们基础的职业素养。其中,我们也有自己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不干扰原则:不影响当地人的思想和行为,不介入当地人的生活
第三方原则:尊重当地差异,不涉及自身的定位,坚持第三方立场
客观性原则:真实观察与记录,不根据自我认知捏造与伪造内容信息
久而久之,我们不仅积累到海量且珍贵的一手数据,连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被影响,我们更易捕捉到表层之下的社会真实,相比普通人看到了一个世界的更多面。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借此机会,将这些干货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也能借助其中的经验,在走访与旅行时,如当地人般生活与思考。(其实这也是一份旅游攻略!)
/ 行前准备 /
从人物、场景、交通与着装这些基础且重点的方向入手
想要访谈谁?
访谈是融入当地最重要的环节,了解当地人已经做过或即将做什么,想过或正在想什么,都有必要进行直接交流。在固定的限度内,力求得到尽量全面的信息,可以尝试从稀缺的极端用户切入。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受访者,我们有时会直接去田埂边
比如想要了解当地的扶贫进展,选定当地最贫困的一户、最富有的一户以及部分普通农户,既能保证差异性也能平衡普遍情况。因为当一个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能够覆盖到极端用户,那对普通用户来说也是足够的。
在什么场景里展开访谈?
小饭馆?菜市场?超市?博物馆?哪里是我们下一站的目的地。当固定了要访谈的对象,就可以通过一系列访谈工具(非专业人士可以利用基础的共情,比如在 5 星级餐厅就很难看到贩卖水果的果农)将自己映射到他们所处的场景中,大到社区环境小到访谈地点,来以此判断受访者会出现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哪里展开访谈。
△我们会同当地人一起在他们熟悉的场景中行动
而场景与人物往往也是相辅相成的,特殊的人物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而固定的场景能存在什么样的人物都是一定的。比如我们想要了解当地对于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就可以分种植、收货与销售不同的场景下手,选择在田地、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市场里选择目标人物,开展访谈。
采用什么交通能观察到更多?
出行时一项基础原则就是遵循当地的交通规则,走路、面包车、摩托车、牛车等被最被普遍利用的交通工具都应该成为首选。行进过程中不妨与当地人多多攀谈,了解一些诸如当地的发展动态、人均工资、物价水平、外来人口占比等基础信息。往往没有直接利益相关方在场,我们此刻得到的信息更为真实,更具有参考性。
路途中,对偶然出现的「风景」保有好奇是另一个项原则。其实不仅仅是路途中的,周边一切的现象,都具有特定功能或着与其他事物间存在诸多联系的有机构成,都是有可能产生思考和洞察的来源。但这些洞察因人而异,它们不会被收录进任何文档中,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能刺激我们产生求知欲。
△徒步路上能看到最真实的当地生活
比如我们曾在徒步勘查水源地的过程中,发现沿路有不少被偷偷采摘晾晒在路边的中草药。从对这些中草药本身的好奇开始,我们一直追问,发现那片土地原本是无人区且属于国家划定的动植物保护区,地势陡峭、严禁外人进入。
当地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件事情,根本原因在于保护区内较为优质的中草药能够卖出比普通药材贵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的价格。这几十元、几百元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杯咖啡或者一顿甜品的价格,但对于当地人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星期、一个月的生活成本。从中,我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当地经济贫乏的实际程度,这比任何数据和报告都要精准。
借助穿衣,我们能挖掘出什么?
衣着是他人先于访谈对我们的印象烙印。除了保持基础的衣着朴素,每种文化中特殊的服饰也有着「千奇百怪」的规矩,差异中代表着不同文化的心理、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也能从中去获取到当地社会最直观、最写实的历史风貌。所以,必要时换上这样的服饰,让当地人感受到你对于当地民族、文化以及宗教的认同感,迅速获取好感度。
比如我们曾被苗族独特的银饰、苗绣、蜡染的元素所吸引,因此拉近了与制作服饰妇女之间的距离,赢得了深入聊天的机会。从基础的花样绣制的话题,我们一路聊到了制衣手艺失传,一整套民族服装的制作需要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手工也难,年轻人没人愿意花费时间去学。再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民族服装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少,所以村子里能够制作这样一套衣服的人越来越少。这些「活」的历史,帮助我们把原本相对单一的史册中的文字描述立体起来,带来十分充盈的内涵上的实质性扩充。
△民族服装元素也最终被我们成功融入项目
/ 实地体验 /
利用惯用场景,让洞察与访谈相互补充、互相加强
即便做足了准备,走访毕竟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的,当地人与生活环境间产生的互动,我们不能保证能从访谈中 100% 获得。所以,参与式观察有助于我们研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虽然那些「与众不同」的场所固然会有更多产生差异碰撞的可能性,感受到完全不同于平常的当地体验,比如我们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在盗伐现场洞悉到企业、社区、政府等不同相关方的诉求与表达。但这样的情况实属不易,且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更为推荐从关乎日常的场景切入。
饭桌上的自然流露
我们常说,最成功的融入就是能走进当地人的餐桌上。吃饭能够将最基本生活联系起来,一些可能被习以为常的行为思想也能更为直接和自然地流露出来。
△当地人经常会用最地道的饭菜招待我们
比如在西南一些落后地区,男性与女性在具体的劳务分工上没有特殊的差异,所以在农地中进行采访得到的信息往往是男性与女性同等幸苦与努力。但深入饭桌,我们却发现两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处于极度不平等的状态,女性无法上桌吃饭。所以在产出方案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复衡量与验证涉及到女性参与的部分是否能实现。
酒桌是另一个舞台
在彼此还不太熟悉的时候,我们与当地人交流难免会显得拘谨与客气,喝酒便是一个都够帮助我们打开话匣子并快速建立信任的工具。
△中缅边界的酒桌上,当地人聊起来了两地的农业差别
而酒桌又是一个舞台,它演出着与常态生活不同的一些运营规则。比如在酒桌上,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座位编排和敬酒顺序,判断出谁是场景中的长辈或关键人物,帮助我们在访谈过程中,避免产生礼仪上的冒犯,并快速筛选和固定具体采访的是谁。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婚冠丧祭又是另一种特殊的文明。在当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去参与其中去深入了解不同的行为规范差异。比如曾经在侗族,男女之间都是通过唱歌传情,而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和所感受到的新式恋爱与婚礼中,侗族青年大多都开始尝试流行的婚俗文化。这促使我们在解读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时,多了婚俗文化的维度。
△大凉山的农村婚礼,当地人用最朴实的歌舞庆祝
/ 外延拓展 /
借助众多工具,实现融入程度和深度地提升
传统的出行,大多都止于离开当地。但利用一些工具,我们不仅可以拓展当地融入的内涵和外延,也能反馈、检验融入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通讯手段依然便利
往往一趟路程中,我们会认识很多人,有时候是想真心结为朋友,有时是想方便后续补充消息。所以在友善的基础上,不妨试一试用社交手段建立连接。比如视频、图片、音乐的分享,形成一个特殊的、全新的交流空间。
比如我们会定期通过微信向远在贵州铜关村的农民朋友,同时也是实际项目的受益者,购买最新的优质农产品,从产品物流、包装以及售前售后体验来了解农村开放平台的最新成果。而从他们的朋友圈,我们也能够主动追踪到他们在实际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上的变化。这都为我们对方案的效果评估带来了全方面的均衡。
回访是一种扩张途径
实际上,我们有可能多次去到同一个地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回访的机会,不断扩展在当地的人脉与资源。比如我们因为对不同社会问题的调研,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各地都有建立完善且强大的渗透社区网络,它们不仅为我们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便利,也能帮助我们避免在客户预定的范畴内会造成调研有失偏颇。
总结来说,无论是深入走访还是调查都是从这些细节中积累建立的。当然,这都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我们深知过程中存在诸多特殊化与普遍化的对立,这次我们仅仅想尝试从最基础的内容中给予经验的分享:
秉承着不影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以一个第三方的角度,去客观地观察真实的社会场景,分析其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需求,产出洞察并开展后续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融入当地已经不只是受限于具体的形式。
而我们自己也经常会有这样一种体验,越是深入当地,越是觉得认识世界有更多无限的可能。我们渐渐看到了比表象更多一层的社会真相,这种影响一直渗透在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中,督促我们探索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期望当地的融入指引我们探索出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