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4 日至 12 月 5 日,由马来西亚政府举办的第二届 ESG 与可持续发展峰会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
MSC 咨询业务合伙人李洋受邀参加,与马来西亚拿督、马来西亚半导体协会会长、政府要员;戴尔、希捷、希数等世界 500 强制造业企业领袖及 ESG 领域专家,围绕「循环经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气候变化应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12 月 4 日至 12 月 5 日,由马来西亚政府举办的第二届 ESG 与可持续发展峰会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
MSC 咨询业务合伙人李洋受邀参加,与马来西亚拿督、马来西亚半导体协会会长、政府要员;戴尔、希捷、希数等世界 500 强制造业企业领袖及 ESG 领域专家,围绕「循环经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气候变化应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12 月 6 日,我们去到了华为马来西亚进行实地走访,并与马来西亚可持续供应链与创新协会会长 Datin Lorela Chia 共同担任培训导师,为随行企业家开展「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 ESG 实践」培训,帮助有意在马来西亚布局可持续战略的中国企业、希望提升 ESG 表现的在地企业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向,构建长期稳定的增长曲线。
*活动现场
此次研学过程中收获了许多马来西亚的在地趋势和富有实践价值的创新案例,我们也将这些内容整理了出来。(*现场分享内容因活动情况而变化,在实际项目中,我们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集数据及分析,以此形成对目标市场的清晰、系统的认知)
观察一
当 ESG 成为在马来西亚出海增长的关键点
部分企业对 ESG 的关注更多来自政策或披露要求,往往停留在「合规合格」的层面。但当企业想要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时,企业在考虑 ESG 层面时则更具有业务导向。就目前马来西亚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马来西亚对企业 ESG 的合规性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 月 6 日,马来西亚政府发布首份《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蓝图(2025 年-2035 年)》,预计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垃圾按量收费」、「零废弃物填埋认证」等措施,明确制造商需要为其投放市场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面向马来西亚市场时,如果企业仅关注传统的 ESG 披露要求,可能会错失深入理解政策意图和市场期望的机会。比如,当地法规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并不仅是为了合规打分,更是为企业在循环经济和供应链优化领域打开全新空间。将 ESG 视为业务创新和价值链管理的抓手,意味着企业可以在了解当地标准和实践的基础上,识别自身产品或服务在马来西亚市场中的增长潜力。
由此来看,ESG 的作用不再限于满足一项项硬性指标,而是成为出海策略中一个推动创新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思考框架。这种转变使得企业在海外拓展时,不仅能够适应当地政策的更高期望,更能在提高供应链韧性和寻求循环经济机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业务定位带来更具前瞻性的调整与迭代。
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热门出海地之一,目前制造业+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出海潜力: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以服务业为主,其次为加工制造业,集中于电子、能源、化工以及交通设备等行业。
- 文化基础:马拉西亚华裔较多,语言以华语为主,整体人口素质偏高,降低中国品牌进入海外市场的文化壁垒
- 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公私合作方式投资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预计 5 年内催化出 5000 家初创企业
观察二
马来西亚的 ESG:
从起步到跃升的加速度
与中国相比,马来西亚在 ESG 发展的道路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马来西亚企业对 ESG 议题展现出的高度重视,正推动其迅速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轨迹。
We are so worried about where is Malaysia's competitiveness once we are into the ESG so-called global framework, Can you still compete if you are not able to compete? So that means it's going to lose the business. Where are our competitiveness, where are we going to compete? So ESG today is the first thing that you have to consider at the shop.
我们非常担心,当马来西亚进入 ESG 全球框架后,我们的竞争力会在哪里?我们将如何竞争?如果你无法竞争,那就意味着会失去业务。如今,ESG 已经成为进入市场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关键因素。
——马来西亚拿督
尽管在具体实践上,马来西亚企业的 ESG 实施尚未完全成熟,但在意识层面上,马来西亚展现出敏捷性,2024 年 9 月,马来西亚可持续性报告委员会(ACSR)发布了国家可持续性报告框架(NSRF),采纳了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ISSB)发布的 IFRS 可持续性披露标准作为马来西亚公司的基准。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也帮助马来西亚企业更系统、清晰地将 ESG 标准整合到其运营和战略中。
观察三
马来西亚的 ESG 创新路径:
融合新技术驱动可持续未来
在思考 ESG 时,马来西亚善于将 ESG 与新技术、新模式相结合,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近年来,马来西亚已经探索和落地一系列将区块链技术与 ESG 结合的项目。在 ESG+新技术的背后,是马来西亚政府在推动 ESG 合规的同时,还注重利用新技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新模式,从而为企业提供创新案例和启示。
Masverse 作为马来西亚首个一站式 Web3.0 生态系统,是致力于开发可靠且全面的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保证互联网一站式安全。在 ESG 层面,它努力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减少碳足迹、透明碳核算、可持续供应链等方式达成ESG的要求。目前企业使用 MasChain(旗下区块链产品)实现管理和验证可再生能源证书(REC),记录绿色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以确保 REC 的真实性和追溯性。
观察四
东南亚还有哪些热门的出海目的地?
以及,哪些行业具有出海潜力?
印尼——自然资源业+制造业+零售业
中国作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目的国和进口来源国,近年印尼的人口红利、消费习惯、资源基础均为以内需驱动的印尼经济增长提供空间。
- 经济基础:印尼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占总人口 56%,活跃用户高达 1.4 亿人;私人消费占比印尼 GDP53%,而且伴随着印尼城镇化转型,其中产阶级人口占比也不断提升
- 消费需求:2022 年印尼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 9%(快于人均 GDP 增速),使得模式类零售具有盈利增长空间
*以印尼为例,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看到了这些机遇
菲律宾——工业生产+电子商务
工业生产与电子商务行业成为出海菲律宾两大方向。
- 互联网渗透:菲律宾在电商市场增长最快的前 10 个国家里,以 25.9%的增长率排在首位;社媒渗透率高达 82.4%
- 平台引领:拼多多跨境平台 Temu 也将菲律宾作为东南亚站点第一站
柬埔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
2023 年柬埔寨批准了 268 个投资项目,吸引投资达 4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
- 技术空缺:柬埔寨的能源成本为东南亚最高,亟需借助可再生能源降低总成本
- 劳动力优势:柬埔寨拥有丰富的劳动人口,人口超 1600 万,中位数年龄较低约 27.5 岁。且每月最低工资较低,约 200 美元左右
泰国——制造业+数字经济
中国对泰国投资围绕在数字与软件、高附加值天然橡胶产品、电动汽车、汽车及零配件、自动化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数字经济和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 经济转型:泰国政府旨在将泰国打造为东南亚地区国际商务中心(IBC)的战略目的地,实现从以旅游业为主体到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
- 制造基础:泰国拥有长达 60 多年的整车组装与制造能力,年均整车生产能力近 200 万辆,占东南亚整个汽车市场的一半左右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迅速,在人口红利与消费潜力增长的驱动下,东南亚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理想目的地。
虽然机遇明朗,但中国企业在出海东南亚市场时也同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各细分行业的特殊性,企业需要更全面的信息和精准的规划以识别机遇与风险,以期更顺利地在目标国家拓展自身业务。
近期我们也将推出出海系列主题文章,与大家剖析在出海过程中会面临的关键决策点,如果你有想要探讨的话题,欢迎留言交流。